…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徒八1)

============

根據列王紀下十七章24-41節,當亞述帝國征服北國以色列後,就在該區進行殖民,那些殖民被安置在撒馬利亞,他們敬拜自己的偶像,又敬拜耶和華。傳統認為這些殖民與當地未被驅逐的以色列民混雜,後裔就成為新約的撒馬利亞人。歷代志下也記有一些未被亞述帝國驅逐而仍願意向耶和華自卑的北國以色列餘民(代下三十1-12)。不過,猶太人通常都鄙視撒馬利亞人,認為他們不潔、愚昧又拜偶像,所以他們彼此沒有往來(約四9),事實上撒馬利亞人也會拒絕猶太人(路九53)。

在新約時代,撒馬利亞人是重要的宗教群體,主要住在北方加利利和南方猶太之間的撒馬利亞中央山區,當然也有些撒馬利亞社群散居在其他地方。與猶太人的見解相佐,他們以示劍附近的基利心山為聖山,他們的信仰焦點是某種形式的摩西五經。

在使徒行傳裏,復活的基督告訴門徒,他們必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在福音的進展裏重新被連結起來,並且撒馬利亞在地域上扮演福音走向外邦人的橋樑:耶路撒冷的信徒受逼迫,門徒都分散至猶太地及撒馬利亞(徒八1、5、14、25),腓利就開始在撒馬利亞城宣講基督,很多人信主,其中包括行外邦邪術的西門(徒八9、13);使徒們隨後也在撒馬利亞好些村莊傳福音(徒八25)。使徒行傳後來指出,「那時,猶太加利利、撒馬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徒九31)。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