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13 9 月, 2023 at 12:22 下午
不論古今,蝗災對農業社會都是個嚴重的自然災禍,聖經更會視蝗災為耶和華對惡人和背約者的一項懲罰與咒詛(申二十八38-339;王上八37),十災之一就有蝗災(出十1-20)。
《約珥書》開始就提及蝗災臨到耶路撒冷,這蝗災使素祭奠祭終止,摧毀農作物,事奉耶和華的祭司和農夫都哀號(珥一9-13),歡喜快樂從神的殿中止息(珥一16);繼而更引起極大的旱災饑荒,草木如被火燒盡、溪水乾涸;再來就是饑荒(珥一10、17),群畜也因此混亂哀鳴(珥一18-20)。蝗災在古近東並不少見,我們也無法從《約珥書》中判斷這次蝗災實際發生於何時,但它於《約珥書》成為「耶和華的日子」的象徵與臨近的徵兆。
「耶和華的日子」(珥一15,二1、11、31,三14)是個「黑暗、幽暗、密雲、烏黑」的日子(珥二2)。到那日,耶和華會差來一隊像蝗蟲般的「強大之民」(珥二2、5),帶來毀滅。他們湧進城市,摧毀眼前的一切(參珥二3-9)。當那日臨近,猶大人可以做的,就只有悔改歸向耶和華,從老年人到嬰孩,都要到上主面前祈求祂的憐憫(珥一14、二12-14、15-17)。
災害不必然是自然而然,《約珥書》提醒我們,耶和華會以它們來警示世人。不過,現代人普遍把神排除在自然之外,或將信仰邊緣化,無視造物主宰的存在。許多時候,災害甚至成為政權謀取政治本錢、官員貪污賄賂、商人發財的機會,這些人禍激化災害,他們並沒有想到還有神的審判跟隨在後。明哲人當把握神的警示,反省自己的生命是如何,然後悔改,歸向耶和華。
耶和華是「有恩典,有憐憫」(珥二13)的,祂願向那些呼求祂的百姓「轉意後悔,留下餘福」(珥二14)。耶和華向回轉歸向祂的百姓承諾,在那日祂會把那北方來的災禍趕到荒廢之地、趕到東邊的死海和西邊的地中海(珥二20);地土也會因為耶和華的降雨而生命再次發旺(珥二22),「禾場必滿了麥子;酒醡與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珥二23),且補還他們曾失去的(珥二25)。
耶和華不僅再次祝福以色列曾受到蹂躪的土地,讓他們知道耶和華是在以色列中間(珥二27),神的靈且要澆灌凡有血氣的(珥二28-29)。但那些曾經惡待神百姓的列邦,神要在祂的日子「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在那裏施行審判」(珥三2、9-15)。那日,列國成為荒涼,「耶和華卻要作他百姓的避難所,作以色列人的保障」(珥三17)。
接二連三的瘟疫蝗禍、風暴霜雪、洪水旱情,很有可能是來自神的警示。只我們有因此反省而歸向神嗎?「耶和華的日子」可以是壞,也可以是好,端在乎人怎樣回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