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

(可十32)

閱讀:可十32-34

耶穌在前頭走,表面沒有特別之處,但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他們希奇什麼,又害怕什麼?會是因為較早前耶穌的講論嗎(可十23-31)?──在那講論裏,耶穌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地難」(可十23),是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可十25)。門徒希奇,如果財富就是神賜福的記號,但有錢財的人卻只可望神國的門輕嘆。跟從耶穌的,還要為他和福音「撇下」親密的倫理關係及田地資產,還要承受逼迫才可在來世得永生(可十29-30)。難怪門徒聽畢耶穌的話,會格外希奇,他們困惑甚至可能是沮喪地道:「這樣誰能得救呢?」(可十26)

也或許,門徒和跟從的人終於從耶穌這叫人希奇的講論中,醒覺明白耶穌基督福音的真正意圖。畢竟,自從耶穌在凱撒利亞腓立比路上起,已經兩次講及祂將要面對的遭遇──人子將要被交在猶太當權者的手中,被殺害,第三天復活(可八31,九30-31),但當時他們還不明白這話(參可九32)。但如今,耶穌真的「上耶路撒冷去」(可十32),他們才意識到耶穌是要赴耶路撒冷受死,他們似乎發現跟從耶穌的一點真義──不單要為耶穌和他的福音「撇下所有」,還包括…殉道?──他們很可能因此害怕。

在眾人狐疑害怕中,「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可十32),似乎是刻意將他們與那些害怕的跟從者分開。耶穌向他們再次預告自己的受死。對比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的受苦預言更為詳細,其中更加添了受苦受死的具體內容: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要獻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可十33-34)。十二門徒比其他跟從者獲耶穌告知他自己更多的「結局」,你認為他們會緊緊跟從耶穌到底嗎?

省思:

1. 跟從耶穌,會叫你感到希奇、害怕嗎?為何?

2. 你願意在任何情況──包括受逼迫、被殺──下,都立志跟從主耶穌基督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