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經文︰

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詩六十九21)

 

一片山楂可以化苦口為甜…。

 

詩篇六十九篇的詩人受到仇敵的辱罵、欺凌、羞辱(詩六十九19)。辱罵的聲音傷破了詩人的心,使他充滿著憂愁。他期望在憂愁裏有人能體恤他,指望有人會安慰他,卻是沒有(詩六十九20)。反之,仇敵們還帶著惡意拿苦膽給詩人當食物,又拿醋給他喝(詩六十九21),這種苦澀實在使人難堪。

 

在十字架上,耶穌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他就說:「我渴了」(約十九28)。十字架下的兵丁聽見,「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約十九29)那醋應是兵丁及貧民常飲用的一種酸酒,兵丁給耶穌喝這酸酒,是惡意,還是善意?若單以詩篇六十九篇第21節作為背景,兵丁的行動是惡意的,為要使耶穌更苦,又或是「戲弄」無疑。

 

然而,若我們稍往前看詩篇第六十九篇的第20節,兵丁往耶穌的口送上的醋可能是突破預言的一個善意小行動。詩人原在面對仇敵的辱罵、欺凌和羞辱時,曾埋怨沒有人安慰和體恤;但如今,兵丁在無私心下送上的酸酒回應耶穌的「渴了」(對比可十五36),就成為了一種對耶穌「我渴了」的安慰和體恤。這樣,就在應驗裏突破了詩篇的預言。換言之,一個善意的小行動,可以帶來改變。

 

就這樣,耶穌接受了那醋(對比可十五23、36),就說:「成了!」。然後他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參約十九30)…。現在換個問題:到底約翰福音的耶穌接受了兵丁送來的酸酒,是滿足地說出「成了」,還像是完成責任般說的?

 

一片山楂可以化苦口為甜;改變,也可能是始於一個善意的小行動!

 

反思:

你願意為神、為別人作出哪種善意的小行動嗎?為何是這小行動?

 

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祢賜我謙卑的心,樂意每天行善。阿們。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