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經文: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詩五十一1)

 

在大兒子仍是孩童時,筆者每晚都會給大兒子讀床邊故事。有一次讀到夏娃和亞當因為吃了神吩咐不可吃的分別善惡樹果子後,罪就來到世間,神也因此趕他們離開他們所住的伊甸園!「做錯事會帶來懲罰」是這故事的要旨,但當時大兒子卻有另一高見:「亞當咁傻瓜瓜嘅?其實他向神講句對不起,就會獲得原諒呢!」孩子一個單純信念,卻道出一個簡要的道理:認錯就有轉機。

 

詩篇五十一是大衛的悔罪詩,標題句說明這詩是出於大衛與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 「同室」(含「通姦」、「行房」之意,原文是「進入」)後,先知拿單「來見」(原文同樣是「進入」)大衛,他就寫下這悔罪詩。

 

詩歌的起頭,大衛沒有堆砌藉口去減輕自己罪疚和隱藏的自己的罪惡,他開口就是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過犯」(詩五十一1313)──這不僅指違犯神的誡命,更好理解作背叛,是破壞神與人之間關係與盟約的罪行(參結二3,二十38)──,並祈求神塗抹洗除淨盡(詩五十一1-3)。「過犯」能污穢罪者,所以大衛祈求神徹底洗除和洗滌他的罪惡(參詩五十一7)。

 

作為位於萬人之上的以色列王,犯了罪當然需要承擔罪責,但政治領袖若願意認罪悔改,就更為可貴──少有政治領袖會做的事。大衛卻勇於悔罪,相信是基於他認識的神是有憐恤的慈愛與豐盛的慈悲(詩五十一1),願意潔淨他承認的過犯,願意塗抹他一切的罪孽(詩五十一6-9)。是的,神有豐盛的慈悲憐憫,那麼你希望在過犯罪污中得洗滌潔淨嗎?

 

你想乾淨嗎?願神接納我們的悔改,洗滌我們的罪污,賜我們清潔的心,並以過來人的身份將神的道指教像他一樣有過犯的人(詩五十一13)。

 

 

反思:

當我們忙於為自己的罪找藉口時,其實最應當做的是甚麼?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祈禱:

神啊!求祢按祢的慈愛憐恤我!按祢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因為我實在是得罪了祢。阿們。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