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可四11)
閱讀:可四1-25
撒種的比喻我們熟悉不過了,但耶穌解釋他以比喻說明神的奧秘是有目的的,要使有心裝載的有所得著,並且得的更多,可以認識神更深(可四24-25),沒有心裝載的,就連那道種也要被奪去。神的道同時間有救贖與審判的果效,就視乎聽的人是否領受,態度決定了結果。
若我們從撒種人的角度去看,做農夫的怎會愚蠢得把種撒在路旁、淺土、荊棘上呢?這豈不是很浪費嗎?但神國的奧秘並不是某些人專屬的,比喻中的撒種人是向所有土壤撒種,並且深信神的道如燈光,「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可四22),沒有結果的,只是人的不信,沒有領受神的道。雖然如此,神卻不是「精明的撒種人」,仍然沒有選擇性地撒種,我們今天才有領受的機會,農夫耕種是講求果效的,天國的農夫卻不因果效而有選擇性。若上帝只是選擇好土的上帝,今天我們會在哪裡呢?
天國的撒種人,講求的不是果效,而是忠誠。我們有沒有忠實地把福音向不同的人傳講?我們比較易出口的是「他不會信的,因為他……」其實連耶穌也不能令人一講即信,即或是浪費,那又如何呢?
省思:
我們要成為「精明的聽道人」,領受神的道,並且結果子,其實這也是自然現象;我們要成為「浪費的撒種人」,忠實地把神的道傳揚,無選擇性地撒種,這正是天國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