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13 9 月, 2023 at 12:23 下午
公元前538年,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在原來的根基上重建聖殿的祭壇(拉三6-10)。可是,當時居於撒馬利亞和河西一帶地方的人上奏波斯朝廷,毀謗猶太人意圖謀反,加上猶太人這時候起面對著經濟困難,他們也被迫停止了修建聖殿的工作(拉四1-5)。一群曾經為耶和華熱心委身而回歸耶路撒冷的百姓,就此逐漸消沉在生活的困難與掙扎之中。直至大流士第二年(公元前521年),該年莊稼歉收,聖殿停建令還未解除,但先知哈該卻奉耶和華之名向猶太人宣告這正是重建耶路撒冷聖殿的時機。
《哈該書》共兩章,記載先知哈該在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勉勵猶太人重建聖殿的四篇信息。第一篇信息(六月初一日)(該一1-15)是以當年的天旱歉收(該一6、10-11)為心靈的號角,藉先知哈咳的宣講去吩咐猶太領袖及百姓從這災殃中反省,叫他們知道不應該只為生活掙扎奔波(該一5、9)而怠慢他們「建造耶和華的殿」的時機(該一8)。在先知的激勵下,百姓於同年六月二十四日就開始動工重建聖殿(該一15)。
不過,即使百姓重啟建造聖殿的工程,但他們發現無論在建築資源和工程規模上,這聖殿都無法與所羅門時代的聖殿相比,加上該年農作物歉收,叫處身住棚節期的猶太人霎時對未來充滿了悲觀和哀愁。為此,耶和華於七月二十一日住棚節期完結前的一天,藉先知哈該發出第二篇信息(該二1-9)鼓勵猶太百姓,著他們不要迷失於眼前的榮辱成敗,只需要在神的同在裏勉力建殿,因祂應許這殿後來有的榮耀定必大過先前所羅門時代聖殿的榮耀(該二7、9)。
最後兩篇信息是發生在同一天的九月二十四日,那是聖殿奠基的日子。在第三篇信息(該二10-19)裏,耶和華藉先知哈該吩咐百姓要以這日為界線,追想在這日以前,他們手下的各樣工作及獻在壇上的都是不潔的(該二14),所以盼望得多,實得卻少(該二16),並且受到自然災害的攻擊(該二17);但在他們立了殿的根基的那日起,那咒詛就解除,神要賜福予他們(該二19)。
至於同日的最後一篇信息(該二20-23)是給予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的。神在這信息中應許將傾覆除滅列國的勢力(該二22),且宣告神「到那日」就要以所羅巴伯為祂的「印」 (該二23;參耶二十二24-30),以表明對神所羅巴伯的揀選,以及重新肯定祂對大衛家曾許下的應許仍然有效。
《哈該書》的四篇信息是為了要喚醒靈性正在消沉沮喪裏的猶太人,鼓勵他們以完成神的工作為優先,在神的同在中面對困難,就能夠經歷神的祝福。今天,你有擔擱了神給你的什麼召命嗎?現在就是重拾召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