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  耶穌說:「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可十四6)

閱讀:可十四1-11

這邊廂…

在一個筵席上,有幾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行為流露出不悅之情。

原來這個女人將一玉瓶至貴的、純正的哪噠香膏打破,並且毫無保留地將這些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

這幾個男人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三十兩銀子約三日天工資,二十兩銀子已足夠買餅餵飽五千人(參可六37、44)。於是這幾個不忿香膏被浪費的男人,更進一步向這女人「生氣」(可十四5)。

若以功效來說,比較用香膏的價值賙濟五千名窮人,這女人做在耶穌頭上的事,真確是一種浪費。不過,真的所有事也可以用金錢和功效去考量價值嗎?

耶穌見他們咄咄逼人,就停止他們的嘮叨,說:「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耶穌更認為「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可十四6),並解釋她是為耶穌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他身上的(可十四8)。這女人所做的是否為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無從得知,甚至我們可以懷疑她到底對耶穌「安葬的事」知道多少。只是,清楚聽見耶穌是肯定「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或譯「所有」)的」(可十四8)。

當然,耶穌肯定這女人所做的是美事,並不表示賙濟窮人不是美事,而是在時機上:「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可十四7)──耶穌與他們同在的日子已經不多、「不常有我」了。顯然,耶穌並非否定或削弱濟貧的善行,而是給在席之人預示將要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有關自己安葬的事。甚至,這事之重要,是到普天之下傳講之時,也要述說(可十四9)。

耶穌到底怎樣判辨事物的價值呢?

另一邊廂…

席後,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悄悄地去見祭司長們,要把耶穌交給他們。祭司長和文士當時正商議怎樣用詭計捉拿耶穌,他們聽見猶大的建議就歡喜,於是應許給他出賣耶穌的銀子…。

省思:

1. 耶穌在你生命中的價值有多重要呢?

2. 我們怎樣察驗何為神的美善的旨意呢?

發表迴響